
最近看的武志红《深度关系》书中分享的一个经历。关于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?几乎都用了一个词“working”。这个词主要意思是中国人的勤奋,其中也包含着必须勤奋的焦虑。
但我相信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会慢慢趋向平衡的状态,因为大家越来越意识到,现在的卷已经不像以前的卷能快速实现财富量级的变化了,又或者说卷的“性价比”已经不高了。
泡泡玛热创始人王宁说:“庆祝生活celebrate life比享受生活enjoy life更能促进消费。当我们庆祝生活的时候,我们更愿意付费去体验让我们获得愉悦的项目。”
所以,我认为“学会生活”和“感性消费”会是未来的大趋势,无论是做品牌,还是内容,还是文化。
在高消费的物品和项目里面,给我感觉最大的差异化或者是促使我真的想消费的只有一个,就是服务。因为价格高,专业能力已经是基础条件,能产生差异化的肯定是感性层面对人性的理解与把握,这样才能打动一个潜在的客户。
就像王宁所说的:“消费其实是一个满足感,一个存在感。”
这样的感性消费,是遵从内心的,而不是别人/社会/大环境告诉你好,或者某个阶层身份的象征,而是那种能理解这个消费能获取比现金付出更大的价值,所以我愿意为之买单。
拥有更接近财富的环境,或者说是实现财富自由之后的理想生活的画面,我将他拆分成不同的组成部份,去体验去感受,去筛选和去思考哪些是适合我的获取财富的方法和天赋。
“没有比真实的体验更能触动内心了。”
相信未来当我们更尊重自己的情绪,更愿意为自己的情绪开心快乐埋单,就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思考我们想过什么样的人生。
农民俱乐部被卡住的一瞬间 人生困惑请回答 留在牌桌上搞钱思维 消费者趋势labubu
我向世界提问 无答案之书 你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吗?
金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